從視覺、文案到交互:三步徹底去除產品AI味
AI負責效率,人類負責溫度
一、簡介
現在個人開發產品,AI的使用率越來越高,雖然效率提上去了,但是擺脫不了輸出的產品有一股AI味。你很容易跟別人開發的產品“撞衫”。
先思考一個問題:為什么會有AI味?
歸根結底的原因是各個大模型底層的訓練數據來源重疊性高。它們的訓練數據往往來自相同的開源代碼庫,比如:
- GitHub上的開源項目
- WebSight、C4等網頁截圖、代碼對數據集
- Tailwind、Bootstrap等流行框架的示例代碼
這些數據本身就偏向模板化、組件化,導致大模型通過訓練得到的成果也是這些“常見的布局、通用的樣式”。
雖然,AI編程的優勢顯而易見:高效、快速、低成本,能快速產出一個完整的可用版本。但是,初始化的版本除了上述說的一些「AI味」外,常常還顯得機械、缺乏「人味」。
要想真正開發出一個產品,還需要在AI的基礎上進行人為優化。
懂技術開發的同學可以自己接手細化,不懂技術的同學可以繼續給AI IDE喂提示詞,直到把細節打磨到自己想要的效果。

這里不得不提一嘴:首先自己得有0-1的能力,其次AI才能在你手里實現1-N。
下面將從視覺、文案、交互,三個角度出發,介紹如何讓AI生成的產品(以網站為例)去掉「AI味」。
二、AI味體現
1、視覺層面
布局千篇一律,像“萬能模板”。細節不足,比如按鈕、陰影、間距都顯得生硬;
舉幾個常見的AI味較濃的效果:
- 網站大面積使用藍色、紫色、漸變等等背景和配色效果
- 頁面的各種小圖標,使用emoji代替
- 鼠標懸停按鈕會有上浮動畫和陰影效果
- 柔和的光暈效果,經常用在按鈕、圖標或重要文本周圍
2、文案層面
個人文案不專業,但是對于AI寫文案,還是要吐槽幾點;
- 網頁上的文案,出現“智能化、“賦能”、“效率提升”等等字樣,那十有八九是AI初始化階段遺留的產物。
- 有些描述文案乍一看輸出很多,但是仔細一琢磨,說了等于沒說,也是AI寫的。
- 話術過于專業,沒有一點「人味」,比較機械化的語言,我相信個人輸出不了過于專業的話術。
不過,文案這塊要看網站的類型,專業性非常強的網站,可以用AI的話術;其他類型的網站,還是在AI基礎上做文案的“二創”會比較好,可以多帶點語言的溫度。
3、交互層面
AI初始化后的網頁,很多交互往往是不齊全的;
- 沒有細膩的動效和反饋,這點對于好用的AI IDE已經解決。
- 整體操作下來感覺很生硬。
- 功能堆疊,邏輯缺乏連貫性,達不到自己想要的邏輯閉環。
- 沒有做到完全的響應式,比如:在移動端,有些布局錯亂,有些圖標會亂飛。不過初始化提示文案到位的話,優秀的AI IDE能做到適配。
三、移除AI味
這一步是講怎么將自己的產品(網站)移除模板化、組件的感覺,也就是“AI味”。
這是一個需要很多耐心的過程,需要自身參與進來,以“人”為主導去做產品的二次調整。
會開發的同學可以自己直接改代碼做產品去AI味,因為有些細節方面,喂提示詞還不如直接直接上手改的快。
不會開發也沒事,找一個好用的AI IDE(如Claude Code),提示詞寫的細節或明確一些,AI也會安排的明明白白。
如果摸不準從哪些角度入手去調整,可以參考我介紹的三個角度:視覺、文案、交互。
1、視覺角度移除
這個環節很要求審美,如果不是設計出身,真的很難去把控,甚至不如直接用AI味視覺效果;
- 色調優化:整體色調的調整。如果覺得自己審美這塊欠缺,可以考慮借鑒優秀的網站的色調搭配。我開發樓里網站,就參考了GitHub的色調。
- 排版調整:字體、字體大小、留白、布局、層級感等等。
- 圖案素材:替換默認圖標,一般AI模板輸出的會用emoji表情代替圖標,使用自己定制化圖標/圖片。可以去找開源可商用的圖標網站,會設計的同學可以自己設計。
- 細節優化:按鈕可用/不可用狀態、各類元素的陰影、間距統一、背景色、鼠標的懸停效果、提示框統一。
從視覺上,肯定還有很多值得調整的地方,上面舉例的只是幾個比較典型的方向,好看的產品設計,需要人為參與,好好打磨的。
我以自己的網站「樓里」為參考,可以讓AI IDE初始化網站的時候,直接將以下幾個地方抽離成基礎的、可公用的樣式,定義一個global.css放置公用的目錄下,后期直接用這個文件中的變量,這樣可以做到統一的管理,網站每個頁面也會更加的整體和統一。以下是詳細的參考方向:
顏色系統(主色調)、背景色、文字顏色、邊框顏色、陰影、圓角、間距、字體樣式、字體大小、字重、行高、斷點、標題樣式、段落樣式、鏈接樣式、按鈕基礎樣式、卡片樣式、容器樣式、文本樣式、標簽樣式、響應式樣式。
2、文案角度移除
這塊個人并不專業,不過可以從幾個角度去考慮:1、具體化;2、人性化;3、差異化;
- 具體化:多用動作詞、場景化描述
- 人性化:帶入情緒、擬人化表達
- 差異化:結合用戶日常用語/行業特色
具體修改可以再次交給AI,讓它去潤色,使得文案看起來多點人味。還是那句話,需要多點耐心。
3、交互角度移除
交互其實很多AI IDE已經做的很好了,但是重要的一點,需要人為的參與后,才能輸出最終滿意的效果:網站整體的邏輯閉環。
邏輯閉環包括但不限于:頁面上的交互、路由的跳轉、懸停提示、加載動效、反饋文案、觸控體驗等等。
如果需要數據存儲的話,當然還有關鍵的一點,前后端的接口交互。不管通過什么方式去實現這塊邏輯,都需要自己深度參與進去。「樓里」網站是自身為主,AI為輔的思路去實現這個流程的。如果不懂開發的同學也沒事,讓后端的AI整理好接口文檔,丟給前端的AI去對接就行了。不過需要自己去體驗下有沒有明顯的bug。
四、「樓里」實踐操作
下面放一張我在首頁改造的實踐操作;

導航欄:產品名和logo圖不是自己的,調整了自己的。導航欄整體改成向左排列,選中狀態太AI模板話,去掉了背景。右側加入登錄和登錄后的頭像。
內容部分:大標題文案調整為樓里網站的文案,按鈕樣式沒做調整,但是按鈕文案改成樓里網站的文案。右側圖標典型的AI味,emoji表情居多。給AI喂具象化的提示詞,重新輸出了一張符合網站整體的圖片,替換了右側部分。
調整肯定是很多的,上面只是舉了其中一個例子。當然也可以不在意這種細節,直奔主題,輸出最核心的功能,這種思路也沒毛病。
五、結語
AI讓網站開發高效,但不能代替人類的審美與情感表達,“去AI味”不是完全否定AI,而是讓AI生成結果更貼近真實需求。
未來趨勢:AI負責效率,人類負責溫度。

現在個人開發產品,AI的使用率越來越高,雖然效率提上去了,但是擺脫不了輸出的產品有一股AI味。你很容易跟別人開發的產品“撞衫”。 先思考一個問題:為什么會有AI味?